首頁>託付館藏>醫者之聲
資訊分享

醫師簡介

【現任】

中國醫藥大學附設醫院

胸腔科主治醫師

跟過度照護「說不」晚期肺癌患者活出自我 活得精彩【陳鴻仁 醫師】

      40歲理當是初嘗職場耕耘收成的年紀,但玲芳(化名)卻突如其來臥床不起,頭痛欲裂的她哭喊著,上天到底對她開了什麼樣的一個大玩笑?

 

       兩個月前,玲芳因劇烈頭痛倒地不起,前往院方經醫療團隊檢測後,確診為肺癌腦轉移所致,陪同前往的媽媽心疼不已,玲芳原本是位充滿活力且開朗愛笑的人,最近時常因為頭痛導致脾氣暴躁,容易厭煩也較鬱悶,工作也因此停擺了幾個月,沒想到這一切的變化,起因是肺癌所致。

 

       經基因檢測發現,玲芳有表皮生長因子(EGFR)突變,醫療團隊立即投以不可逆標靶藥物進行第一線治療,經過兩周的用藥,玲芳腫瘤控制良好並可自行起身活動,但不論她想要購買餐點或離開床位拿取物品,媽媽卻一律幫她送至病床面前,面對這樣的過度照護,卻讓玲芳開始懷疑自己是否真有好轉的機會?

 

       面對腫瘤抑制良好卻過度擔心、保護,甚至產生負面想法的母女倆,醫療團隊隨即溝通,告知在藥物精進的時代,肺癌有如慢性病般,僅需將藥物領回後按時服用並定期回診追蹤狀況即可,且建議玲芳回歸正常生活,參與社交活動,工作亦能回到崗位,家人也無須過度擔心與照護。

 

  經過三周的治療後,玲芳出院回到職場崗位,從事出國批貨進行網拍工作的她,再次與夥伴飛往國外批貨,工作之餘也順道進行一趟小旅行轉換心情,不知情的人甚至看不出她是肺癌患者,再次回診是在出國後一週,玲芳對醫師說:「果然還是在天上翱翔,穿梭在不同的城市才是我想要的,我會繼續活出精采的人生!非常謝謝您們的治療與鼓勵!」

 

  肺癌治療期間,家屬與親友的陪伴是重要的一環,但切忌過度照護而導致患者身心靈上的壓力,應鼓勵患者回歸日常生活,並找回屬於自己的步伐,過去確診肺癌晚期的患者存活期短,現今因藥物治療顯著且服用藥物便利,能幫助患者存活超過一年甚至一年以上比比皆是,珍惜當下!活出自我、活得精彩才是生命的真諦。

返回列表