首頁>趨勢新知> 新聞中心

晚期肺癌增存活期 先基因檢測瀏覽人數:2068 發表於 2015-10-22

據我國癌症登記報告顯示,肺癌每年約奪走8000多人性命,台北榮民總醫院胸腔部胸腔腫瘤科主任蔡俊明表示,其中約有8成5的肺癌患者屬於非小細胞肺癌,因初期少症狀,患者確診多已晚期、致死率大增,目前臨床多會先找出致病基因如最先發現的表皮生長因子接受器(EGFR),或是近年發現的間變性淋巴瘤激酶(ALK),再進一步善用標靶藥物治療,有助增長存活期,目前均已納入健保給付。


蔡俊明醫師表示,非小細胞肺癌又分為肺腺癌、鱗狀上皮細胞肺癌及大細胞肺癌,過去肺癌病友較熟悉的基因為EGFR,約佔非小細胞癌的55%,它與癌細胞的生長分化、侵犯性和存活性有關,而近年發現的ALK基因則約佔7%,若ALK基因發生錯位易導致與其他基因融合,促使癌細胞增生和轉移。

 

善用 標靶治療

在非小細胞肺癌的治療上,早期可進行手術割除,但由於非小細胞肺癌初期缺乏症狀,當出現長時間疲倦、胸痛、腹痛等症狀,可能已是晚期,會在醫師評估基因屬性後採用標靶治療,以近年發現的ALK基因為例,若基因檢測為陽性者,在化療無效後開始使用,可延長無疾病惡化存活期達7.7個月,同時副作用較低,可兼顧療效與生活品質,今年9月已納入健保給付,可幫患者月省18萬元。 


蔡俊明醫師提醒,晚期肺癌仍有改善生活品質、延長疾病存活期的機會,最重要的是因積極配合醫師治療,若是治療期間出現食欲不振、營養不良的症狀,也可與營養師討論,開立適合個案的菜單使用,有助增強體力,對抗癌症。 

 

 

蘋果 2015年10月20日

資料來源: http://ppt.cc/0rgP5 

返回列表